2022年3月, 黄其森在内部刊物撰文《泰禾的“窗口期”》,文中提到泰禾将告别“高周转、高杠杆、高负债”,改变过往对于规模的追求,选择“小而美、小而精”的战略——他们早就知道应该这么做。但他们早就负债累累,不高杠杆不高速运转就可能给债主交不了差,只得硬着头皮拿地开发拿地开发,债务如雪球一般滚,滚到今天(2023年5月29日),泰禾股价连续接近20天股价在1元以下,0.52元,总市值12亿,而这家房企的负债去年就破了2000亿!
(资料图)
2019年9月20日,新力控股遭遇股债双杀,股价一日内暴跌87%,也由此开启了漫长的停牌之路。然后挣扎努力,努力到2023年,然并卵。2023年4月6日晚,港交所发布公告称,由于新力控股未能于2023年3月19日或之前履行联交所订下的复牌指引而复牌,自2023年4月13日上午9时起,新力控股的上市地位将予以取消。2021年6月末,该公司的总负债就高达900多亿。折腾到今天,没能起死回生。
2023年1月1日,许家印在公司内部发出了一封《致全体恒大人的一封家书》。这哥们坚信:只要全体恒大人齐心协力、永不放弃,努力拼搏、苦干实干,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好全面正常施工、恢复销售、恢复经营等各方面工作, 我们一定能完成保交楼任务,一定能偿还各种债务、化解风险,一定能开启涅槃重生的新篇章——明眼人一看就明白,这是2023年中国楼市的第一个笑话。
2023年5月9日,蓝光发展连续20日股票收盘价低于1元,上交所要求退市。负债差不多 1500亿。2022年,其销售合同金额不足50亿……
曾经风光无限的世茂、阳光城、融创、华夏幸福、宝能,曾经积极奔走谋求以时间换空间的,都雷声大雨点小。这里有个极端案例,佳源国际。诉讼所涉债务金额1450万美元,不足以对集团正常运营产生重大负面影响,但5月2日,被强制清盘解散。据各方信息反馈:该房企总资产仍有900多亿,负债仅600多亿,土储1600多万平,资能抵债尚且如此,哪里还有什么曙光?强制清盘前,港交所给足了时间,但佳源国际并未给出足够的努力与清晰可操作的方案—— 这就像已经溺水的开发商已不再有求救的欲望,他们像许家印一样喊口号,做一些看起来负责的事儿积极改进的事儿,却早早地,冷静地,在内心给自己判了死刑。
从土拍市场看,杭州、苏州、北京算是优良,国企央企继续优良。很多人发现:我们已经很久很久没从新闻里听到那些熟悉的名字了。譬如:龙湖、万科、绿地、碧桂园、华润等,全是负债逾5000亿的超级“负”豪。万达头些年壮士断腕,被好多业内业外人认为看得高望得远,躲过了这一波。但最近被强制执行的新闻一出炉,人们发现万达也可能还是没躲过。
像某某置地这种资产总额破万亿,负债仅仅7000多亿的房产大鳄央企背景来说,好多人认为不危险。我不这么认为。就拿平常人来说:一个工作了20年的人,总资产100万,负债70万,抛除一切开销,其实每年净利润只有1.5万。另外,总资产随着经济和地产不景气,随着老化,可能缩水;净利润不是瞎子都看得到在逐年缩水,也没什么好转的苗头。再者,头些年,这个平常人就想降低自己的负债,所以加倍努力,但一番操作猛如虎,一看结果二百五,负债率反而变高了,你说危险不危险?
负债率高企的房企,已经停不下来。好歹还有一些资可抵债的开发商,学习学习普通人,抓紧清算,无债就是天大的福报。清算了休息几年,小打小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,不劳民伤财,不祸害他人。
最后说一说好多绵阳人都耳熟能详的领地集团。在绵阳有好几个项目,刚进入绵阳也是带着多重光环而来。领地现在的境况可能不那么好,根据领地控股2022年年报显示,2021年,公司的毛利还有29亿,去年变成毛亏近20亿,集团净亏损是50.98亿,比2021年利润下降900%。2018年的时候,这家公司的毛利率高达35%,每年降低,到2022,变成-14.3%。此外,数据还显示,该公司支出成本大于营收规模,去年销售额139亿多,成本用掉159亿……
【免责声明】:
本文为商业评述,文中所涉及的部分图文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错误或涉嫌侵权,请在后台留言告知。我们将在核实后进行有效处理。
文中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及运营者的个人观点和分析,旨在传递市场资讯、交流行业意见。不作为指导您进行相关投资和买卖行为的法律依据和风险担保。